概况简述 > 所内新闻 > 所内新闻

互看互比互学活动巡礼:弘扬天津传统民俗文化

互看互比互学活动巡礼:弘扬天津传统民俗文化
古文化街民俗博览园

  互看互比互学活动巡礼之大项目好项目:弘扬天津传统民俗文化

  天津北方网讯:“我们深入挖掘了最具天津味儿的民俗风情,在这里可以让中外游客看到真正的天津卫”,天津民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他们正为开馆做着最后的准备。6月18日,记者从南开区文化旅游局获悉,作为古文化街民俗博览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已经准备就绪,即将于7月份对外开放。

  古文化街民俗文化博览园集文化、旅游和休闲为一体,发挥了古文化街地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丰富国家5A级景区古文化街的文化内涵及经营业态,主要包括妈祖文化广场、天津市民俗博物馆、联升斋刺绣艺术博物馆、老美华华夏鞋文化博物馆和国粹宫典藏博物馆。其中,天津民俗博物馆是今年南开区提升扩建的重点博物馆。

互看互比互学活动巡礼:弘扬天津传统民俗文化
联升斋刺绣艺术博物馆
互看互比互学活动巡礼:弘扬天津传统民俗文化
游客服务中心
互看互比互学活动巡礼:弘扬天津传统民俗文化
国粹宫典藏博物馆

  天津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汲朝怡告诉记者,此次提升改造,天津民俗博物馆拓展了博物馆功能、丰富了藏品,有不少展品是第一次对市民开放:“我们整理挖掘了天津的年俗、商俗、婚俗、生育等方面的民俗内容,特别是《津门遗珍》和《映像天津卫》主题展览,可以让人们通过展出领略天津民俗的精华。”

  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看到清末民初时期药铺使用的3米多长的算盘,看到以前用于救火的水机子,民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娃娃大哥反映了天津的生育习俗。另外,天津人过年的8大碗、结婚时候搭的大棚,卖水铺、小人书铺、砖雕、卞家大院和徐家大院的门牌、重达2000斤的抱鼓石……也一一在这里得到了重现。

  “我们还在展出中加入了互动的内容,比如,参观者可以用手翻书页,然后听到地道的天津话。”汲朝怡说。

  提升改造后,天津民俗博物馆不仅展出内容丰富,还将提升服务水平,开通微信平台,增加休息设施,设置自动讲解设备,让游客可以随时随地听到讲解。

互看互比互学活动巡礼:弘扬天津传统民俗文化
天津民俗博物馆再现了老天津小人书铺、小卖铺的场景
互看互比互学活动巡礼:弘扬天津传统民俗文化
3米长的算盘首次展出
互看互比互学活动巡礼:弘扬天津传统民俗文化
救火用的水机子
互看互比互学活动巡礼:弘扬天津传统民俗文化
老电车

  在挖掘天津民俗文化的同时,古文化街民俗文化博览园还注重了传统技艺的传承和保护,联升斋刺绣艺术博物馆就是深入挖掘天津传统刺绣艺术的成果。

  “提到刺绣,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苏绣、蜀绣、湘绣等”,联升斋刺绣艺术博物馆总经理吴少东说,“其实,天津的刺绣艺术也独具特色,苏绣大师沈秀在融合了西洋的绘画和摄影技法之后,在天津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仿真绣,这与天津古今交汇、中西合璧的城市风格是非常一致的。”

  在这座刺绣艺术的宝库里,人们不仅可以看到各个刺绣流派的精品,了解到刺绣发展的历史和一件刺绣作品从蚕丝到成品的全过程,还可以学习到刺绣的鉴赏知识,亲眼看到具有数十年刺绣经验的绣娘如何飞针走线在薄如蝉翼的丝绸上秀出栩栩如生作品。

  据了解,联升斋刺绣艺术博物馆抽藏、展出了刺绣作品近700件,是天津唯一一家刺绣主题的博物馆,填补了京津地区同类博物馆的空白。另外,这里也为刺绣爱好者提供了学习的机会,目前这里已经被命名为南开区妇女再就业刺绣培训基地,将为更多人提供就业机会,发展壮大本市刺绣人才队伍。

互看互比互学活动巡礼:弘扬天津传统民俗文化
联升斋刺绣艺术博物馆
互看互比互学活动巡礼:弘扬天津传统民俗文化
反映妈祖娘娘生平的刺绣作品是镇馆之宝,它由12位绣娘历时3年完成
互看互比互学活动巡礼:弘扬天津传统民俗文化
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现场观看刺绣技艺

  除天津市民俗博物馆、联升斋刺绣艺术博物馆外,古文化街民俗文化博览园的妈祖文化广场也已经建成,以9.6米高的妈祖圣像为中心的文化休闲广场,是天津天后宫的拓展和延伸;老美华华夏鞋文化博物馆展出各时代精品藏鞋2000多双,传承鞋履文化;国粹宫典藏博物馆将展出各类古玩杂项,集收藏之大观。

  天津市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尚洁表示,古文化街民俗文化博览园集中体现了南开区民俗文化旅游优势,是将南开区文化产业培育成区域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发展目标的有力举措,是打造民俗文化品牌加快民俗旅游目的地建设发展思路的具体体现。借古文化街民俗文化博览园建设之机,南开区深入挖掘、整合了区域文化旅游资源,通过与民营企业合作经营模式,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相结合,推进了博物馆聚集区及A级景区建设,打造了旅游主题线路,集中展现了天津独有的民风民俗,让更多中外游客了解了天津历史和现状,传承和弘扬了优良民俗,特别对青少年一代具有爱国爱乡土教育的重要意义。预计该旅游区域年接待游客近千万人次,将成为本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记者霍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