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 科研成果 > 科研成果

技术介绍:

  筛选出适应油田地层条件并对不同渗透率的岩心具有良好调堵作用的多组微生物,经室内调剖物理模拟试验,效果良好。在大量室内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9口井的现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97年通过了大港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成果验收,获科技进步一等奖。98年至今在大港油田井下现场试验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在胜利油田、辽河油田分别进行了室内评价及井下试验,均取得预期效果。

  99年获一轻系统科技成果一等奖。

  本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填补了该项领域的空白。目前在全国各大油田中,是唯一在井场试验取得成功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的调剖技术。

技术性能:

  6倍浓缩液 4倍浓缩液 2倍浓缩液

  生物量(湿重) ≥6g/100ml ≥4g/100ml ≥2g/100ml
 
  耐矿化度 ≤100000mg/L ≤100000mg/L ≤100000mg/L

  PH <5 <5 <5

  适应温度 35℃-65℃ 35℃-65℃ 35℃-65℃

  粘度(室温) ≤35cp ≤25cp ≤2cp

  通过微生物调剖剂性能的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剪切以及选择封堵高渗透层的优点。

  通过微生物调剖的室内微观、宏观模拟试验,初步研究了微生物调剖机理。通过油田注水井调剖工艺的研究,确定了一套微生物调剖工艺参数和现场施工方法。

已具规模:

  已达到批次生产100吨的规模,技术和生产能力均已为扩产准备了充足的条件。

经济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对已作五口井的矿场试验,在8个月内累计增油1431吨,创产值143.2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5.5。由于受益井的增产继续有效,投入产出比会更高。

微生物驱油技术及产品:

技术介绍:

  该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及代谢产物,降解原油中长碳链组分,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增加原油的流动性,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目前该技术全国各油田都在研究,部分油田进行了现场试验,我们已开发生产出微生物驱油的多种菌剂并具备大批量生产的能力,可达到50吨/批次的规模。